【南海爭議】軍演及鑽探油氣引發中國印尼對峙四個月 美國航母一度駛近

路透社周三(1日) 報道,印尼在今年8月份和美國舉行「鷹盾」聯合軍演,引起北京抗議。報道又指出,北京亦對雅加達於具有主權爭議的南海水域鑽探石油和天然氣感到不滿。軍演問題和南海爭端導致雙方發生長達四個月的對峙。9月25日,美國航空母艦「列根號」進入對峙水域範圍。有美國海事專家在報告中指出:「這是第一次觀察到美國航母在如此接近南海對峙的地點。」

路透社引述印尼國會議員、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法漢(Muhammad Farhan)指出,印尼在今年8月份和美國舉行「鷹盾」聯合軍演,合共有4500名士兵參與,這是一個主要在陸上舉行的演習。法漢強調,自2009年以來,美國和印尼的演習已經成為一項常規活動。法漢向路透社指出:「在他們(中國)的正式信函中,中國政府正在表達他們對該地區安全穩定的擔憂。」法漢又指,這是12年來中國第一次對它們提出抗議。

與此同時,印尼在南海鑽探石油和天然氣,同樣引起自稱擁有南海大部份水域主權的中國的不滿。路透社引述法漢說,中國外交官在呈交印尼外交部的一封信件之中,明確告訴印尼,應該停止在一個臨時海上鑽油台的鑽探工程,因為這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法漢告訴路透社:「我們的答覆非常堅定,我們不會停止鑽探,因為這是我們的主權權利。」

根據船舶移動數據,在印尼一座半潛式鑽油台於6月30日抵達南海西南納土納海(Natuna Sea)的幾天內,一艘中國海警船就來到了現場。很快,一艘印尼海警船也到達現場戒備。

2017年7月14日,印尼海洋事務部副部長鄂格羅塞諾(Arif Havas Oegroseno)在印尼雅加達與記者會談時,指著印尼新地圖上北納土納海的位置。(路透社資料圖片)
2017年7月14日,印尼海洋事務部副部長鄂格羅塞諾(Arif Havas Oegroseno)在印尼雅加達與記者會談時,指著印尼新地圖上北納土納海的位置。(路透社資料圖片)

根據總部設在美國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亞洲海事透明度倡議」(AMTI)對船舶識別數據和衛星圖像的分析,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裡,中國和印尼的船隻在油氣田周圍相互跟蹤,經常在1海里之內。

AMTI和設在雅加達的獨立智庫「印度尼西亞海洋正義倡議」(IOJI)審查的數據和圖像顯示,中國研究船「海洋十號」於8月底抵達該地區,在接下來的七個星期,大部份時間在鄰近的水域中緩慢移動,這個油氣儲備也位於有爭議的水域,根據印尼政府的研究,價值為5000億美元。

路透社引述「印度尼西亞海洋正義倡議」研究員胡莫龍(Jeremia Humolong)指出:「根據該船的移動模式、性質和所有權,它看起來像是在對相關海域進行科學調查。」

9月25日,美國航空母艦「列根號」進入印尼鑽油台的7海里範圍。AMTI在11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這是第一次觀察到美國航母在如此接近南海對峙的地點。」

根據IOJI和當地漁民的說法,四艘中國軍艦也被部署到該地區。

美國海軍第5航母打擊群(第70任務組)的發言人拒絕透露該航母與鑽油台的距離。

印尼外交部的一位發言人說:「國與國之間的任何外交溝通都是私下性質的,其內容不能公開。」他拒絕進一步評論。

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和駐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評論請求。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